成都区域尾号限行第一周:主干道提速40%
市区限行后畅通多了
尾号限行第一周主干道提速40%
“一天不开车,换得四天畅,值了!”这几天,这句话频频被司机们重复着。从10月8日起,成都市二三环路之间区域启动尾号限行。市交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尾号限行第一周,中心城区每天上路的车辆较往日减少了13%至15%,从而使得城区交通发生三大可喜变化:主干道平均车速提升、公交车运行速度提升、拥堵路口数量下降。“尾号限行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。”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主干道平均车速提升40%“
限行前三天,因为不清楚交通情况,每天还是按照以往的时间出发上班,结果每次都比以前提前了接近20分钟。”家住双楠、在天府软件园上班的刘先生说。
城区交通堵不堵,最直观的依据就是车速。二三环间区域尾号限行后,不少司机都在盘点着自己上班路途所花的时间。大多数人都明显感觉到,花在路上的时间明显减少了。交管部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由于路网交通压力加剧,中心城区高峰平均车速在8月底下降至13公里/小时,已接近交通堵塞状态的临界值。而市交管局本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随着尾号限行范围的扩大,中心城区机动车平均车速上升明显,特别是城区主干道,平均车速提升达40%以上。
公交车运行速度提升5%~14%
二三环路间区域尾号限行期间,交管部门优先保障公共交通,提倡市民调整出行方式,选择地铁、公交等方式出行。目前成都市已有公交专用道道路长度达359公里,公交专用道的车道里程数达707公里。中心城区双向六车道的主干道,基本都已设立公交专用道。即便是在一些实行单向通行的路段,也尽可能保证设立一条逆向的公交专用道。而从10月10日起,44条公交线路免费,进一步给公交出行的市民带来便利。
交管部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本周以来,公交车的运行速度较以往出现进一步的提升。“在人民路、蜀都大道等主干道上,公交车的平均时速提升了12%~14%,在其他的主干道上,也有5%以上的提升。”市交管局科规处副处长汪金宝介绍。
拥堵路口数量下降47%
在实施此次尾号限行之前,交管部门曾对中心城区的交通情况进行系统调研。数据显示,早晚高峰期间,中心城区83%的道路和86%的路口拥堵较严重。而本周的监测数据显示,限行后拥堵路口数量减少了47%。
以10月10日为例,根据城区各条主干道设立的56个监控点位统计,当天交通早高峰期间,检测到拥堵情况12次。而在限行之前的9月26日,虽同为星期三,监测到的拥堵情况达23次。两相比较,拥堵情况出现的次数下降近半。
同时,市交管局指挥中心监测到的情况显示,限行第一周,滨江路、新华大道、人民南路、蜀都大道等“传统拥堵路段”的交通情况较以往出现明显缓解。特别是滨江路一线,除锦江下穿隧道至桥北路口之间路段车流量较大外,其余路段通行均较为顺畅。期间,中心城区交通早高峰的持续时间较以往平均缩短约半小时。
提醒下周一起 违禁“逗硬”罚“
限行第一周,全市交通参与者对限行措施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,这才保障了限行取得实际的效果,交警对此表示感谢。”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期间,市民积极调整出行方式,因不适应交通组织变化而进入限行区域的车辆逐日减少。比如,在限行首日的早晨7时30分到上午9时,一个半小时内,交警一共劝返违反限行规定的汽车789辆。而到周四,这一数据已几乎减半。
交警提醒,随着为期一周的“适应期”结束,从下周一起,交警将开始对违反尾号限行的车辆“逗硬”处罚,限行区域的660套电子眼将对违禁行为实施抓拍。
【信息来源:交管宣 成都商报 记者 王圣】 看持续效果才是真的 电马儿表示毫无压力~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