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92岁鞋垫婆婆感动网友 午餐只吃2个馒头
拿上几双鞋垫,扔下100元钞票就走,昨天上午,在太升北路桥头卖鞋垫的王清秀婆婆遭遇数个好心人的“突袭”。今年92岁的王婆婆摆摊卖鞋垫已经10多年,用她的话说,自己的生意从来没像今天这么好。
@前天“寒风中,王婆婆坐在小椅子上,虚着眼睛穿针引线,一针一线地缝着鞋垫……”本报记者朱建国前天用镜头记录下了在太升北路桥头做鞋垫、卖鞋垫的王婆婆的身影。
两个馒头就是一顿午餐
过去6年,只要不下大雨,每天早上,王清秀都会推着小车来到成都市太升北路桥的桥头,拿出一个小竹凳,背靠着桥头柱坐下,然后静静地售卖鞋垫。
没人来照顾生意时,王清秀便会拿起针线,缝制新鞋垫,饿了,就吃上两口带来的馒头。
如今,王清秀和自己的小儿子一家租住在曹家巷内,因为身体原因,王清秀的小儿子没有工作,每月领取最低生活保障,孙子也才刚刚工作。剩下的几个儿子,除了居住在昆明的长子外,老二和老三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。
“就是想挣点钱补贴下家用,同时也是找点事情做。”37岁便失去了丈夫,王清秀靠着给别人洗被子和做清洁独自将4个孩子拉扯大,退休10多年后,王清秀决定再次出门挣钱。
“10多岁和母亲学的缝鞋垫,便决定出来卖鞋垫。”从那之后,摆摊卖鞋垫成了王清秀的工作,也成了她的娱乐,更成了她的几乎全部生活,这样的生活一晃已过去了10多年。如今,92岁高龄的她穿起针线来依然显得游刃有余。
早饭是头一晚剩下的饭菜,午餐一般就是两个馒头,虽然生活朴素,但王清秀觉得没什么,大多数时候,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。
“上班”不要家人接送,她说“用不着”
92岁的老人,虽然生活清苦,但依然勇敢地用自己的双手去编织生活,这不仅是一种勇气,更是一种态度,一种真挚而又美丽的态度。
采访中有个小细节让我记忆深刻,王清秀说,每天晚上她都自己回家,我问,为什么不让孩子来接你,她爽朗地笑了几声说,用不着啊,我可不想麻烦他们。那一刻,我看到了坚强的力量。
网友们的爱心令人感动,让寒冷的冬日有了阳光的味道,这一刻,成都有爱,我们便不再寒冷。“订单”数量太大了婆婆可能遭不住。
@LB-RAIN:勤劳坚强,虽然清贫却真心值得人尊敬!一双鞋垫也赚不了多少钱,大家都去支持支持吧。
@Riky77:走,我们一起去买它几十双,我要让我们全家都穿王婆婆的鞋垫。
@丰云1978”:我在上海,怎么买?可以快递吗?或者网购?
@咖啡瞳:我觉得要是买多了会不会增加工作量?针线活很伤眼睛的……
@xj1943:我觉得大家去送温暖就可以了,但不要照顾婆婆的生意了,大家都去买,数量就太大了,婆婆自己做鞋垫根本遭不住!请大家理性献爱心啊!
@lamerr:准备以公司的名义去买一些鞋垫,然后寄送给买公司产品的人。
@状棒:希望路过的给婆婆送个保暖的手套。
@喜羊楊子:今天专程去了趟太升桥,买爱心鞋垫。老婆婆的鞋垫穿着暖身也暖心。
老婆婆加油 需要鞋垫的都去照顾老婆婆吧。
不过更重要的是社会求助体系啊,政府多办事才行。 需要鞋垫的都去照顾老婆婆吧。
不过更重要的是社会求助体系啊,政府多办事才行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