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ki54656556 发表于 2013-6-21 09:04:11

于此,心里对桃花还有着一份淡淡的惆怅

 三月桃花,浪漫而富有诗意。挑选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,约上自个想约、想见的人,一同去桃花怒放的当地沐浴芳香。——文/倚窗听雨

  《诗经》云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。每到春天,轻盈的花朵染上妩媚的粉色,给春天带来一袭富丽的盛装。三月花开,四月花繁。此刻正是桃花迎着初春的和风,逐渐怒放的时辰。我迈着缓慢的脚步,到一处不远的桃园。模糊间,似有一股浓艳的幽香扑面而来……

  想起小时分,家家宅院都种有桃树、杏树。儿时,春天带给咱们最直接的感触即是这些秀丽的花儿次序开放。常常会折一些开满桃花的枝条,插在玻璃瓶中,放在粗陋的书桌前。关于物质缺乏的时代,精力皆因这些小草小花而分外的丰盈。也正是这些家家都有的花儿,便有了儿时同伴们的姓名:春桃、银杏、春花……而妈妈落入这个俗套,为我选了一个较为浓艳的字作为姓名——萱,忘忧草。万花再艳,却不常开;草儿虽淡,可也常青。我想这便是妈妈期望我与她们不一样的当地。但是,我却偷偷地把姓名改了,与她们拉近,只因那簇拥的粉色盛满枝头,惹人心醉。

  儿时的桃花情结,皆因那份诱人的色泽与芳香使春天的气味延伸。如今,步入这大片大片的桃花林,却为寻一方幽静,让身心在大自然中歇息。

  这桃园刚好就在山坡上,与村庄相距还有一段旅程。绕过村庄,一路沿坡而上,放眼望去,一朵朵桃花在春意模糊中是那么的明媚、新鲜、盎然。“柳树千寻色,桃花一苑芳。风吹入帘里,唯有惹衣香”。诱人的桃花在和风里怒放,花香四溢,山不再幽静,水不再低吟。

  记住从前读过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,有这样的语句:“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”至今读来,仍是眼前一片富贵。当面对面接触这片桃花林时,竟觉得流霞在山坡上摇动。一步步走近它,似乎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,一团团、一簇簇,红的耀眼,香的诱人,绚丽粉雾。犹如胭脂点染,润彩如霞,将山坡烘托的无比浪漫、诱人。

  只管陶醉,差点疏忽了桃园内的一间小屋,不知是不是会走出一位面若桃花的乡下村姑,借我一碗水?想想笑了,我不是青衫墨客,亦非文人崔护,怎可遇到那借水的女子?小时分,父亲带我看当地戏碗碗腔《桃园借水》,不懂得剧中内容,只知道有个很俊的墨客,向一位面若桃花的美姐姐要了一碗水,后来就不见了。总会问父亲后来呢?父亲说后来这个墨客进京赶考去了,回来再看她,已是第二年春天,这个美姐姐不见了……再后来呢?他们也不知道了。长大了读到唐诗《题国都南庄》,“上一年今天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照旧笑春风。”便知儿时看的戏,原来是有出处的。年青的墨客崔护考进士未中,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,走到一处桃花怒放的农家门前,一位俊美的姑娘出来热心地接待了他,互相留下了难忘的形象。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,院门紧锁,姑娘不知在何处,只要桃花照旧迎着春风怒放,情形增人惆怅。

  于此,心里对桃花还有着一份淡淡的惆怅。浪漫而夸姣的爱情,也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惋惜。假使,那桃园中的女子没有脱离,是不是也会订立一段良缘?我一贯理性,于物于人若此。多么期望桃源深处,那簇簇的流霞不再陨落;多么期望,那借水的女子,会有人许她终身桃花情。
  这样的故事,我自是听不得,常常会心痛。想来,爱情在美到极致的时分也会痛到极致。正因为“人面”的不见,才有了千古的美谈。往往作为标本的东西,不是美到极致,即是苦到极致。我巴望盛装一份刻骨的爱恋,却又怕自个承担不起这样的苦涩。。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于此,心里对桃花还有着一份淡淡的惆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