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孔子》:上半部圣人下半部“剩”人
电影《孔子》是半成品。电影开头,看周润发饰演的孔丘正襟危坐,恍惚有圣人的影子。但是随着故事进展,他的光环逐渐褪去,一直高高在上的形象呼啦啦倾倒。
影片前半部分充满着“戏剧性”,从文到武,孔子被塑造成面面俱到的英雄,这样包含艺术夸张的设计倒是不难接受。但是在影片后半部分,故事情节平缓,人物光彩尽失,观众提不起精神。孔子的高大形象正是在后半部分中,一步步坍塌。与前半部分相比,孔子缺乏对手,情节没有起伏,只有簇拥在周围的门生、贤徒,他们为孔子马首是瞻,却让孔子看起来昏昏老矣,几乎沦为废人一个。在孔子流亡的年代中,没有任何新故事发生,这部电影变成了《孔子的弟子的故事》,我们只注意到他慢慢变老,行动渐渐迟缓,不见他再有当年的文武英姿。 套用片中南子的话:我们看见孔子经历的痛苦,却领悟不到他在痛苦中领悟的境界。看圣人退化成为“剩”人,实在是影片大败笔。电影《孔子》中的孔子让人看不懂,尤其是他临终前谈论的《春秋》,此前从未交代,令观众莫名其妙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