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|
死亡的种类和别称之来源
由于对死字有所忌讳,汉语对人的死亡描述的词汇有极其丰富,据研究不同的说法共有两百多种。
* 天子死:崩,也叫“驾崩”或“山陵崩”;诸侯或后妃死:薨(或薨逝、薨亡);大夫死:卒;士死:不禄;庶人之死才称死。(据《礼记‧曲礼下》)又,唐制,凡三品以上称薨,五品以上称卒,自六品至平民称死,或者叫“亡”。
* 民间说法:过世、过去了、过了、去了、走了、返乡、回去、离开、长眠、先走一步、老去、作老人、作古、千古、上西天、苏州卖鸭蛋、老了。
* 雅称:辞世、与世长辞、辞去人世、百年之后、寿终正寝(男)、寿终内寝(女)、成为故物、呜呼哀哉、已故、作古、大去、仙逝、安眠、安息、往生(佛家语,指到另一个世界生活)、驾鹤西归。
* 未成年人死:夭、夭折、短折、夭亡、殇、夭殇、早逝(英年早逝)、夭逝、天逝、弃养、夙殒、天服之殇、早夭。
* 敬爱的人死了(褒义词):逝世、去世、长逝、溘然长逝。
* 憎恨的人死(贬义词):挂了、领便当去、溘了(方言)、见阎王、回老家、归西天、断气、数尽、完蛋、翘辫子、吹灯拔蜡、嗝儿屁著凉、一命呜呼、挺腿儿。
* 和尚、尼姑死:圆寂、涅磐、坐化。
* 道士死:羽化、登仙、兵解。
* 天主教或基督教: 释劳归主、魂归天国、荣登天国、主怀安息、蒙主宠召。
* 中国穆斯林称死为:归真。
* 美人死:香消玉殒、天妒红颜、红颜薄命。
* 自杀:弃世、自尽、杀身、厌世、触槐(典出春秋时锄麑不忍从晋灵公之命刺杀赵盾而撞槐树自杀)、自绝于人民,具体有自缢、自裁等。
* 自然之死:寿终、登仙、百年、老了、谢世、长逝、长往、长辞、归室、归泉、走了、去了、故去、就木、寿终正寝、寿终内寝。
* 非正常死亡:遇难、丧身、蒙难、罹难、暴亡、身亡、殉亡、暴毙、毙命、绝命、骤亡、丧生、非命、亡命、断命、病逝
* 在非生活地或非成长地死亡:客死。
* 光荣的死:牺牲、就义、成仁、殉道、殉国、捐躯、光荣、殉职等。
* 形象的说法:见马克思、见老祖宗去了、去移民。
* 比较婉转的说法:风去楼空、天妒英才、南极星沉、驾返瑶池、音容宛在、师表长存、大义凛然、杀身成仁、等等。
*其他:殁、殒、殂、殪等。
* 长眠:太平广记˙卷九˙郑郊:“闻冢中言曰:‘何不云下有百年人,长眠不知晓。’”
人死亡的定义是大脑坏死,但人体各部分器官并非伴随大脑细胞死亡而死亡,在大脑细胞死亡后它仍可存活一段时间,其存活期限依保存方法不同,而有显著差别。
角膜:在组织培养液中最长能保存3至4个月,在冷冻状态下最长保存期不超过6至12个月。肝:注入电解溶液后一般可保存2至8小时,在此时间内可以进行移植。近来已经有保存16小时后移植成功的实例。
血液:美国红十字会在冷冻状态下能保存3周。超过3周的血液一般均用于研究 骨髓:在零下50℃条件下可保存6至12个月。
心脏:在活着的心脏血管里注入电解溶液可以存活4小时。据说,实际保存时间还可延长,因为动物心脏在24小时后已经移植成功。
肾脏:保存方法有两种,一是将肾脏从人体分离后,立即置入冰冷的盐化合物电解溶液中进行冷却,这样可以保存18个小时;二是“脉动式局部灌流法”,即向肾脏内注入含氧的冰冷液体加以急速冷却,采用此法可保存72小时。
精液:目前利用在冰冻状态下保存13年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已获成功。据说精液的实际保存时间还可延长,因为用冷冻保存25年的动物精液孕殖后代已见效。
细胞:人体各部分细胞构成各异,其寿命也不尽相同。血小板和白血球分别可存活4天和9天,皮肤细胞20天,红血球长达120天。肌肉和神经细胞则和人的寿命相同。